很遗憾,因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无法获得最佳浏览体验,推荐下载安装谷歌浏览器!

沧州旭曦供应耐酸碱耐高温伸缩式风琴防护罩​ 振兴实体经济重点难点关键点在制造业

2017-07-20  来自: 沧州旭曦数控机床附件制造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627

沧州旭曦供应耐酸碱耐高温伸缩式风琴防护罩

振兴实体经济重点难点关键点在制造业

振兴实体经济,是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也是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重大举措,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必然要求,必须按照《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牢牢抓住振兴实体经济这条主线,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骨架和支撑,也是振兴实体经济的主战场。制造业的兴盛是我国经济实力提升的关键和主要体现,更是实现创新、抢占未来的关键制高点,决定着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益。振兴实体经济,重点在制造业、难点也在制造业。解决制造业面临的问题,必须更加注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制造业企业的经营活力。 


  当前,我国制造业已初步具备与发达国家竞争的能力,但大而不强、创新能力不足、生产模式粗放、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困扰着制造业的发展。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要处理好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以生产性服务业的加快发展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要处理好“硬件”与“软件”的关系,重点攻破制约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薄弱环节。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将政策发力点集中在基础共性和战略性领域。 


  按照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上中下游产业合作的方向,瞄准智能制造这个核心点,抓好创新人才和“匠人”培养这个关键环节,推动中国制造优化升级,需要采取切实措施。一要加强关键共性技术供给,二要大力推动智能制造,三要加强标准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质量,四要大力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 


  工业是立国之根本,制造业是实体经济之核心。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按照《中国制造2025》对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战略部署,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和发挥重大工程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制造业创新发展,推动制造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战略性转变,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以制造强国建设振兴实体经济。 


  振兴实体经济,是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也是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重大举措,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必然要求,必须要牢牢抓住振兴实体经济这条主线,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骨架和支撑,也是振兴实体经济的主战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体经济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增长速度全球领先,已跃居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和第二大经济体。2010年,中国制造业占全球比重接近20%。按照国际标准分类,在工业的全部22个大类中,我国在纺织品、电力装备、交通工具等七大类行业规模名列全球第一。在500多种工业产品当中,我国有220多种产量居世界第一,工业制成品出口约占全球1/7,是全球最大的工业制成品出口国。可以说,制造业的兴盛是我国经济实力提升的关键和主要体现,更是实现创新、抢占未来的关键制高点,决定着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同时,我国制造业只大不强,制造业增加值只有26.5%,远低于发达国家35%至40%的水平,仍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制造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是日本的9倍、德国的6倍和美国的4倍。推动中国制造业由大到强是振兴实体经济的重要内容。 


  着力振兴实体经济,重点在制造业,难点也在制造业 


  我国经济面临着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三大结构性问题。 


  一方面,“脱实向虚”的倾向愈加明显,社会上出现过早“去工业化”的错误认识。大量的社会资金、劳动力等要素纷纷从制造业领域抽离,流向股市、债市、房地产等,以钱炒钱、赚快钱的现象大量存在。制造业占比的下降导致部分舆论认为,我国今后应主要发展服务业,制造业的重要性大大下降。这些片面的、似是而非的观点和认识,降低了全社会对制造业重要地位的认识,可能诱发我国过早“去工业化”的问题。 


  另一方面,我国制造业升级面临技术和成本双重挤压,转型升级压力不小。受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和出口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我国一些传统制造业发展遇到较大困难,行业利润率不断下滑,部分行业甚至面临全行业亏损的局面。2014年中国排名前500名的制造业企业,平均利润率仅为2.15%。如果不能准确认识和把握制造业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尽快扭转“脱实向虚”倾向,振兴实体经济就很难落到实处。 


  解决制造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必须更加注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制造业企业的动力和活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解决实体经济失衡的问题,而实体经济失衡主要体现在制造业失衡。表面上看,近期我国制造业面临的产能过剩、价格下跌、债务攀升、增长下行等问题是需求不足引发的。但实质上还是供给侧出了问题,低端供给严重过剩、高端供给明显不足已成为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一些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同时,大量关键装备、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还需依赖进口。我国制造业大多数的供给只能满足低质低价的需求,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的新变化,产业整体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必须要在供给侧发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措施推动实体经济振兴。 


  当前,我国制造业已经初步具备了和发达国家竞争的能力,但是大而不强,存在工业基础薄弱、高精尖技术依赖进口、创新能力不足、生产模式粗放、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 


  处理好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以生产务业加快发展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一方面,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升级相互促进,打造产业“双引擎”。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发展迅速,2016年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经达到51.6%,服务新业态不断涌现,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与此同时,伴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步入后期、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以及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步消失。2010年我国制造业人员平均工资为30916元,2015年上升到55324元。波士顿咨询集团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的制造成本已经与美国相差无几。因此,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一降一升对比中,产生了对我国制造业发展趋势的悲观观点。 


  要清醒地看到,发达国家“去工业化”的失败历史和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的现实需要都表明,制造业仍然是产业的基石,在发展服务业的同时,不能偏废制造业,不能过早“去工业化”。从全球来看,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是由生产型逐步转向服务型,日益服务化。即使是服务业主导下的产业结构转型,也往往表现为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系统集成、协作发展。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并非竞争关系,要以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 


  另一方面,发挥好生产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保障支撑作用。事实表明,我国制造业的低成本竞争优势不断削弱的趋势难以逆转,通过技术创新升级是做强制造业的必由之路。作为制造业服务外包发展起来的生产业,如金融、软件、现代物流及服务外包等,以及电子商务、节能环保、文化创意、健康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有利于提升制造业附加值,抬升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势。 


  但是,我国以研发为重点的生产业发展滞后,占GDP的比重仅为15%左右,同发达国家有1倍以上的差距,严重制约了“中国智造”进程。因此,推动《中国制造2025》还必须在制约制造业发展的重点生产环节综合发力,推动生产业向专业化和高端化拓展,形成制造业与服务业互促共进的良好态势。 


  处理好“硬件”与“软件”的关系,重点攻破制约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薄弱环节 


  重大技术中心建设,重视基础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职业技能提升,打造能够支撑制造强国建设的人才队伍。一方面,集中力量攻破制造业核心和基础技术。从投入看,2016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上升到2.1%,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从产出结果看,2016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已连续6年位居世界首位。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等十大重点领域发明专利年均增长率超过23%。 

  但是,我国关键装备、核心零部件和基础软件还依赖进口和外资企业,支撑产业升级的技术储备明显不足,技术创新链条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问题,难以掌控新兴技术和产业领域全球竞争制高点。 


  必须要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部署,处理好基础创新与前沿创新的关系,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要重点突出软件、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云计算、大数据、虚拟显示、绿色计算、人工智能与智能硬件等战略性、先导性产业,重点突破核心通用芯片设计与制造瓶颈。 


  另一方面,培养规模巨大、能够支撑制造业升级的人才队伍。机器是物化的,关键是使用和设计机器的人。目前,我国制造业人才规模庞大,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人力资源总量8589万人,专业技术人员809万人。但是,我国领军人才和大国工匠紧缺,资深制造业人才储备匮乏,高级技工在整个产业工人队伍中的比例仅为5%,2016年全国高级工程师、技师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平均比率更是达到了2倍以上。 


  以汽车制造业人才为例,拥有10年以上从业经验的资深人才仅占19.3%,远低于德国的45.2%。同时也要看到,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性的长期工程。像汽车行业培养一个技术成熟的从业者,通常需要4至10年时间。因此,必须克服短期浮躁倾向,久久为功,建体系、搭平台,完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理论人才和实践人才并重,以产教融合为重点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将工人转变为工匠,打造能够支撑中国制造走向高端的人才队伍。围绕“四基”建设、智能制造、“互联网+制造”等重点领域,《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也相应提出,重点培养先进设计、关键制造工艺、材料、数字化建模与仿真、工业控制及自动化、工业云服务和大数据运用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将政策发力点集中在基础共性和战略性领域 


  功能性产业政策要更加侧重于提升产业竞争力。一方面,推动制造业产业政策由选择性向功能性转型。面对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不断涌现的智能化时代,以引进、模仿为方向的选择性产业政策,试图通过补贴、税收、法规等形式直接支持、保护或限制某些特定行业,其对新信息的分析难以精准,越来越难以适应产业发展要求。 


  因此,以激励完善市场竞争秩序、激励创新为基本导向的功能性产业政策,通过补贴、市场服务、人力资源培训等方式提升产业发展的基础功能,让由竞争优势的企业脱颖而出,更加突出企业的基础性地位,更加适应新形势下产业政策要求。 


  同时,考虑到我国在部分战略性领域仍然处于赶超阶段,对涉及国家重大安全的战略性领域,为充分发挥赶超阶段集中资源实现重点突破的优势,还需要结合产业发展方向以政府之手适度发力,实现产业跨代升级的赶超。 


  另一方面,更加突出标准品牌的牵引作用,提高制造业产品质量。我国制造业规模全球,但是中国制造的美誉度还不高,在提升产品质量方面还有很多功课要补。因此,着力提高产品质量,推动供给体系由中低端产品为主转向适应需求变化的中高端产品为主是必然选择。有些消费者到国外去买国内生产的马桶盖、电饭煲等日常消费品,就是购买海外产品检验标准。对具体产品质量,责任主体是企业。但是对整个制造业质量提升,政府应在完善标准体系、鼓励企业打造品牌等方面更好发挥作用。 


  标准是产品和服务走向市场的通行证,代表着规则话语权和产业竞争制高点。要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从而掌握制定国际标准的主动权,将我国优势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这对于我国在国际贸易中跨越技术壁垒,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在最新的国家品牌指数排行榜中,我国在163个参评国家中仅位列第64位,与世界制造业大国的地位严重不符。要更加专注于提升产品品质,提高品牌的含金量,拓展品牌的发展空间,培育有特色、有内涵、有底蕴的中国制造品牌。 


  按照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上中下游产业合作的方向,瞄准智能制造这个核心方向,抓好创新人才和“匠人”培养这个关键环节,推动中国制造优化升级,为实体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加强关键共性技术供给 


  围绕基础研究和战略前沿领域,着力突破关键技术,消除从实验室产品到产业化之间“鸿沟”,提高关键共性技术供给的有效性。以市场化原则加快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解决面向行业共性技术缺失的问题,促进更多的科研成果能够转成为现实生产力。 


  大力推动智能制造 


  聚焦感知、控制、决策、执行等核心关键环节,突破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和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等关键短板装备。同时,加快培育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和远程运维服务等智能制造新模式,推动传统制造业焕发新的活力。 

  加强标准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质量 


  一是加快国际标准化转化,全面提高日常消费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努力满足消费者对高端产品的消费需求。组织一些产品开展国际对标和品质对比活动,特别要建立一批食品质量检测示范中心。 


  二是支持一些行业协会开展自主品牌建设,培育一批轻纺品知名品牌,支持行业和地方政府办好消费品博览会等重大展示活动,通过各种方式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是加快推进建设一批专业化的质量品牌公共服务平台,提升质量品牌公共服务能力。探索建立一批具有行业特色或地方特色的质量品牌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产品质量和品牌信息开放共享。 


  四是加强市场监管和全面质量知识的宣传,开展质量整治专项行动,打击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大力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 


  一是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鼓励企业树立质量为先的经营理念,普及精益生产等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厚植工匠文化,培育出更多能工巧匠。 


  二是加强职业教育,鼓励企业与学校、科研机构联合开展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突出产业导向,鼓励学校课程设置与产业需求相对接,完善学校、企业、政府多方参与的人才培养体系。 


  三是完善技能型人才评价和使用政策,健全制造业人才职业标准体系,细化职业资格制度。 


产品展示

相关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