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遗憾,因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无法获得最佳浏览体验,推荐下载安装谷歌浏览器!

首批“上海工匠”大学授课:有仁术 更要有仁心

2017-04-21  来自: 沧州旭曦数控机床附件制造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603

首批“上海工匠”大学授课:有仁术 更要有仁心

中国机床网发布时间:

“我救过弟兄们,但有时满身鲜血,他就在我怀里没了……”作为超高超难的“架梯人”,从来没有团队成员因为这个岗位的高危性而打退堂鼓。


  “电梯安装是一个高危行业,有没有亲身经历过身边的人因突发事故遭遇不测?在经历之后有没有想过放弃?”面对这个提问,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工程师俞建民有一点哽噎,他坦陈工作30多年来自己班组有3个兄弟就这样离开了他们,“我救过弟兄们,但有时满身鲜血,他就在我怀里没了……”
 

  在中国天际线上,10栋高度超过400米的摩天大楼中,有4栋都是俞建民班组安装的。他骄傲地说,作为超高超难的“架梯人”,从来没有团队成员因为这个岗位的高危性而打退堂鼓。
 

  19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工匠中国》开出新一讲“大国工匠是怎么炼成的”,俞建民以及李斌、沈国兴、胡振球、苗俭、胡双钱、张振晖,共7位首批“上海工匠”走上讲台,为数百名大学生上了一课:除了谈工匠之巧夺天工、匠心独运,很多时候大国工匠更需一颗仁心支撑终身。

访谈式教学现场,李斌(中)、俞建民(右)。

  放弃5000瑞郎,拿45块工资
 

  浦东陆家嘴,申城几大“高度”扎堆,拥有全球最高速的电梯群。大约20年前,曾经只有初中文凭的俞建民和同伴们在金茂大厦创造了当时全国电梯的第一速度:每秒9米;而20年后,他主持设计开发了新型SKY-II无脚手架安装作业平台,在上海中心完成了每秒20.5米世界最高速电梯的安装任务。
 

  俞建民告诉记者,事实上,是过去外国专家另眼相看的那一种眼神,让他们争回了这股气。最初,他们作为中外合资企业员工,在安装中稍有松懈,哪怕一丝马虎,国外同行就会投来轻视的目光,似乎中国师傅干不好这活儿。而今,他们自主创新,凭技术说话,屡创世界之最,“因为我感觉不仅外国人在看,整个上海、中国乃至世界都在看着我们中国工人”。636米高的武汉绿地中心,将成为他们下一个破纪录的地方。
 

  中国工匠就是有这么一番骨气。作为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数控工段工段长及总工艺师,李斌也是二工大技师学院院长,他告诉学生们,高端机械中的液压泵技术曾大部分依赖进口,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自己还被派往工匠强国瑞士工作并学习。一年后,他不受挽留,如期回国;但瑞方传真到厂,希望他再来工作;于是,又是外派一年。
 

  期间,曾有外国企业对李斌及其领导说,“别走了,我们愿意用一台数控机床来换”。当时,数控机床在国内还是稀罕货。况且,瑞方开出的薪资水平达到5000瑞郎,当年约合2万元人民币。于公于私,似乎无法拒绝;但不到30岁的李斌,还是选择回沪,拿厂里每月45元的工资。
 

  他说,其实想法很简单,就是记住了两句话:“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学好技术报效祖国”。后来,这个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数十年没有离开过生产一线,攻下了国家科技进步大奖。

访谈式教学现场,胡双钱,张振晖(中)、苗俭(右)。 

  甘当配角,才能“师傅领进门”

  “当幕布徐徐拉开,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正式下线,我和许多人一样看了又看……”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数控机加工间钳工组组长胡双钱笑着说,其实我平时见它很多次,但那次真是多看了几眼,“就像自己抚养的孩子终于长大了那样”。最近,胡双钱还在东航告诉订单客户,把“她”嫁给你们,就可以开自己的大飞机上天了。
 

  胡师傅和他的钳工班组担负起大飞机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对重要零部件进行细微调整。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下,很多精细活仍然只能靠手工完成,而且要做到极致。35年的从业生涯中,胡双钱加工的数十万个零部件竟没有一个残次品。其中,最大的近5米,最小的比曲别针还小,有一次要求加工精度是0.024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一半,粗一点的头发还不行”。那次,总装线“等米下锅”,胡双钱临危受命,在某钛合金零件上打出36个这样的0.024毫米精度小孔,一次成功,毫无错位。
 

  “我喜欢挑战高难度,但发现‘以我为主、独当一面’还不行。”身为“老法师”,胡双钱在带徒弟的过程中,慢慢自我调整,敢于放手,甘为配角,而让小青年当主角,揽下难活急活。他说,只有这样,才能“师傅领进门”,变依赖性为主动性,告别“差不多就行了”。

访谈式教学现场,沈国兴(中),胡振球(右) 

  工匠精神、匠者仁心正代代传扬。说来也巧,同在讲台上的俞建民,当年还是“学李斌”小组的小组长;而全国技术能手、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首席技师苗俭在技工学校学习时就开始学李斌。这位39岁的女技师,作为从铣工到车工的双工种高级技师,先后参与运载火箭、战术武器和飞船等关键零部件研制生产,不容一丝一毫有误。
 

  她完全同意“航空手艺人”胡师傅的观点:其实精准没有诀窍,如果真有诀窍,除了兴趣、热情、敬业,那就是坚强的意志力,以及一颗感恩的仁心。“如果不是内心想着去做,而是上级安排去做,可以有各种理由放弃。”李斌说。

上课学生全神贯注、认真聆听
 


产品展示

相关资讯 更多>>